医院新闻 / News
自去年12月始,我国发生了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且来势凶猛。虽然我国多地采取了鼓励群众居家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有效措施,但众多肿瘤患者对于去医院复查或治疗可能面临的困难及风险依然充满了担忧。
那么,在新型肺炎疫情严密防控的当下,肿瘤患者作为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做到疫情防控和疾病治疗两不误?现特将措施及建议汇总如下,以帮助大家安全度过疫情期。
1.肿瘤患者更易被感染
首先,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缺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称为免疫功能紊乱,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其次,无论是化疗还是放疗,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造成损伤。最后,肿瘤患者往往存在各种营养不良。
上述三个问题叠加,使得肿瘤患者更容易被感染。因此之前有定期复查的患者或能适当延长返院时间的患者,近段时间可以尽量不到医院去。
2肿瘤患者感染后更难鉴别判断
新冠状病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严重时表现为呼吸困难,但也有病例首发症状表现为腹泻、恶性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头痛、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胸闷、心慌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以及眼科症状。
然而,上述病毒感染的症状,在肿瘤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也常见。如:
✦ 使用吉西他滨、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粒细胞刺激因子、抗骨转移药物(氯膦酸二钠、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以及多种中药注射剂后,易引起发热、流感样症状;
✦ 化疗后的患者普遍会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腹泻、乏力等;
✦ 一些口服靶向药物可引起间质性肺炎,从而出现呼吸困难,也可能引起心脏不适、眼部异常的症状;
✦ 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心脏不适、胸闷等症状。
此外,一些其他疾病用药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如「普利」类的抗高血压药可能诱发干咳。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常与特定药物、患者不良反应史、给药时间、联合用药等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期间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一定不要恐慌。
建议居家口服药物或门诊化疗患者应及时电话联系医生或药师对症状进行问询,如不能明确是药物不良反应,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到相应门诊或发热门诊进行鉴别排查。
对于住院患者,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诊断与处理。
3.做好防护隔离与消毒
肿瘤患者免疫功能较低,而化、放疗几乎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进一步抑制患者的免疫能力,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极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威及生命。面对疫情,做好自我防护是关键。
1.就诊前后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
3.尽量留在自己的病房,减少与病友的交流与接触;
4.餐前便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
5.常用物品使用 75% 酒精或 1:100 稀释的 84 消毒液表面消毒。
4
患者家属可以做这些
如果有武汉疫区返回人员接触史,或者自身的不适,家属一定要及时上报医务人员,一定不要接触肿瘤患者。
此外,要做到一人一陪护,最好能固定一个陪护,避免交叉感染,让我们的亲人和他人的亲人,安全的进行治疗。
随着疫情时间的延长,肿瘤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躁、抑郁等情绪,而如沮丧、紧张、恐惧、孤独、愤怒、疲劳这些情绪都可能会进一步引起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请患者及陪护人员认识到心理防护的重要意义,能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寻找适当的途径进行排解。同时,体谅医护与照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院的管理规定。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休息,保持精力,情绪稳定,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相信科学,相信国家。
愿大家都能健康、平安、顺利度过疫情期!